未來的醫療發展將超出你我想像,即將在14日登場的「2011科學季:未來科技狂想曲」中,就將展現未來可能出現的3D器官列印技術,將細胞固定後再生器官,將可解決器官移植的龐大需求。

別以為醫藥研究都是不可思議的幻想,因為它將可能使得未來醫療科技突飛猛進,例如利用3D列印技術(3D Printing technology)概念,將器官的橫截面如噴墨印表機般一層一層噴出細胞,層層堆疊後形成器官。

近 年研究發現人體幹細胞可分化成各種細胞後,醫學界對於器官再生重新燃起希望,但是幹細胞分化後必須要形成細胞的3D結構,也就是器官的立體形狀,才能發揮 功能,現在透過「器官列印技術」(Organ printing technology),就有可能突破構築細胞3D組織結構的瓶頸。

中 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沈家寧表示,目前全球科學家嘗試開發的器官列印技術,就是3D列印技術的延伸,他說:『(原音)透過目前從平面堆疊,將 印出來的物體立體化的技術,癥結點在把原本3D墨水換成生物性墨水,包含具有功能性的細胞及調節因子,透過列印技術把細胞固定在特定位置上,透過彼此交互 作用達到器官功能。』

不過,沈家寧也說,距離完整建構出器官技術還有很多障礙要克服,但是全球的列印技術都在持續進展中,器官再生已經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rrr7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