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政部與農委會正在修正「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」,農委會提出「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」修正草案,明確規範「農民」資格,讓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,才能興建農舍,讓農地真正回歸農用,也導正農舍興建亂象。

  但草案一出引起建商極大反彈,還引發建商齊上凱道抗議,影響層面廣,內政部與農委會一連開了多次會議,反覆討論條文,至今仍沒有結果。

   根據農委會「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」修正草案規劃,興建農舍的申請人一定要從事農業,不可以有從事農業以外的專任職務,而且農業以外的年總所得要低於新 台幣50萬元者、且夫妻不可以同時擁有有頂蓋的建築物。修正草案明確訂定3個限建條件,限制申請蓋農舍者的身份,讓非農民者不可以再任意炒作農地房產。

  農委會計畫,此草案適用於特定農業區、一般農業區、森林區與山坡地保育區等4大類農牧用地,共有77萬公頃。而這4類以外的農牧用地,則沒有限制農舍興建。

   農委會官員表示,目前有63%的集村農舍都蓋在特定農業區的優良農地,可配合的耕地卻有64%分布在山坡地保育區內。所以,現行亂象是優良農地上都蓋豪 宅、做民宿、蓋KTV ,但真正耕作的土地,都在極為偏遠的山區。農委會希望透過修正草案,限制農舍興建資格,讓農地回歸農用。

  但草案一出,幾個月來,過去擁有大批農地的建商首先發難,還到凱道抗議,幾次內政部與農委會召開的公聽會上,溝通氣氛極為火爆。不過,農政官員表示,內政部與農委會間針對草案已經有共識,但具體結論仍在討論中。

  官員也說,如果草案可早日通過實施,軍公教人員等專業人士興建農舍的資格完全排除,蘇嘉全的農舍是否合法,「就沒有爭議了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rrr7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